大赛简介

1.大赛历史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Chinese Collegiate Computing Competition简称“4C” 或“大赛”)筹于2007年,首届2008年举办,已经成功举办了1786场赛事。

大赛的第一届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独立发起主办;从第三届开始,理工类计算机教指委参与主办;从第五届开始,计算机类专业教指委也参与主办;从第13届开始,根据教育部高教司的相关通知,大赛由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主办,大赛组委会由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教师组成。大赛组委会的相应机构,由相关高校、相关部门、承办单位相关人员等组成。

此外,2011年~2016年中国教育电视台参与了主办;2017年,中国高教学会参与了主办;2018年,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参与了主办。

2019年开始,大赛是中国高教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中“竞赛目录”内赛事,目前名列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计算机类竞赛列表第3位。

大赛每年举办一次。国赛决赛时间是当年7月中旬至8月下旬。

2.大赛前提

“三安全”是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的前提,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人身安全。政治安全,是指大赛竞赛的内容和竞赛管理,要符合现行的宪法、法律和法规;经济安全,是指所有往来的经费委托承办院校处理,财务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制度;人身安全,是指现场决赛期间,务必保证参与者的人身安全。参与者包括参赛选手、指导教师、竞赛评委,以及与大赛相关的志愿者等其他人员。

3.大赛目标

“三服务”是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的办赛目标和发展愿景,具体包括:

1)为就业能力提升服务,即为满足学生就业(含深造)的需要服务;

2)为专业能力提升服务,即为满足学生本身专业相关课程实践的需要服务;

3)为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服务,即为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需要服务。

大赛是大学计算机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是大学阶段计算机技术应用“第一课堂”理论学习之后进行实践的一种形式,是大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大赛旨在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兴趣与潜能,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大赛这种计算机教学实践形式,可展示师生的教与学成果,最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

4.大赛性质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是非营利的、公益性的、科技型的群众活动。大赛的生命线与遵从的原则是“三公”,即公开、公平、公正。公平、公正是灵魂和基础,公开是公平、公正的保障。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设有章程,操作规范、透明。自2009年开始,每年均正式出版参赛指南(内容包括大赛通知、大赛章程、大赛组委会、大赛内容与分类、国赛承办单位与管理、参赛要求、奖项设置、违规作品处理、作品评比与评比委员规范、特色作品研讨、获奖作品选登等)。这种利于社会监督、检验赛事的做法,是目前全国所有(200多个)面向大学生的竞赛中所仅有的。

5.大赛对象与竞赛分类

1)国赛参赛对象,是全国高等院校当年在籍本科生(含港、澳、台学生及留学生)。

2)竞赛内容目前分设:软件应用与开发、微课与AI辅助教学、物联网应用、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应用、信息可视化设计、数媒静态设计、数媒动漫与短片、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计算机音乐创作,以及国际生“汉学”等11大类。

2025年大赛数媒类与计算机音乐创作类作品的主题是“中国古代物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之”,国际生类的主题是“汉学”信息可视化设计的主题是“中华自然科学及其它优秀文化瑰宝(限1911年前)”

3计算机音乐创作类竞赛,是我国境内开设最早的、面向大学生进行计算机音乐创作的国家级赛事。

6.大赛现况

1)大赛以三级竞赛形式开展,校级赛——省级赛——国家级赛。校级赛、省级赛(包括省赛、跨省区域赛和省级联赛)可自行、独立组织。省级赛原则上由各省的计算机学会、省计算机教学研究会、省计算机教指委或省教育厅(市教委)主办。

由省教育厅一级参与或继续主办省级选拔赛的有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安徽、福建、山东、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四川、云南、甘肃、新疆等。

大赛要求校级赛上推省级赛的比例不高于参加校级赛有效作品数的50%。省级赛的奖项由省级赛组委会自行设置。建议省级赛一等奖作品数不高于参加省级赛有效作品数的10%,二等奖不高于20%,三等奖30~40%。

省级赛上推国赛的作品数量,自2024年开始实行限额制。省级赛组委会可将不超过上推限额的、按作品小类排名在省赛前30%的优秀作品,上推入围国赛。

2)大赛的参赛作品贴近实际,有些直接由企业命题,与社会需要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参赛院校逐年增多,由2008年(第1届)的80所院校,发展到2024年(第17届)的1000多所2024年的参赛师生,超过10万。参赛作品质量也逐年提高,有些作品被CCTV采用,有些已商品化。

3)由于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大赛在全国已有良好声誉,赛事的影响力也逐年提升。以大赛国赛的参赛院校为例,目前本科院校参赛超过成,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院校参赛超过八成;原211院校和原985大学参赛近九成。

7.结束语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以三安全为前提,以三服务为目标,以三公为原则,从筹备开赛到现在,经过20年来的共同艰辛努力,得到了参赛师生的理解、支持和信任!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的发展,将进一步地让师生受益、让学校受益、让社会受益,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

                                (大赛组委会秘书处整理    2024108日)


 点此购买 2023年(第16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参赛指南


版权所有©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    网站建设: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 技术支持:北京语言大学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