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要求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下面简称大赛)是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榜单赛事之一。

大赛开始于2008年,是我国面向高校本科生最早的赛事之一,由教育部计算机类教指委发起举办。大赛的目的是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服务。

2024年(第17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是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教师组成的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主办,参赛对象为全国高校2024年在籍的所有本科生(含港、澳、台学生及留学生)。大赛以校级赛、省级赛、国赛三级竞赛形式开展。国赛只接受省级赛上推的本科生的参赛作品。

2024年大赛分设11个大类,分别是:(1)软件应用与开发;(2)微课与教学辅助;(3)物联网应用;(4)大数据应用;(5)人工智能应用;(6)信息可视化设计;(7)数媒静态设计;(8)数媒动漫与短片;(9)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10)计算机音乐创作;(11)国际生“汉学”。

2024年(第17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的参赛基本要求如下:

1. 所有的参赛作品,必须是参赛者在本届大赛期间(2023.7.12024.6.30)完成的原创作品;与2023.7.1之前校外展出或获奖的作品雷同的作者的前期作品,不得重复参赛。

2.参赛作品不得在本大赛的11个大类间一稿多投。

3.参赛作品的版权必须属于参赛作者,不得侵权;凡已经转让知识产权或不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作品,均不得参赛。

4.参赛作品的数据应来源合规、信息处理恰当,不得引用涉密数据,不得侵犯个人隐私等。

5.参赛作品中如果包含地图,在涉及国家当代疆域时,应注明地图来源(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网站),并且注明审图号,否则属于违规参赛作品。

6.无论何时,参赛作品一经发现含有违法违规内容,即刻取消参赛资格及所获奖项(如有),参赛师生自负一切法律责任。大赛官网上将公布违规作品的作品编号、作品名称、作者与指导教师姓名、相关人员所在学校校名,以及所在省级赛区名。

7.每个参赛院校参加省级赛(包括省赛和省级联赛)作品的数量与评审规则,由各省级赛区组委会自行规定。各院校的二级学院(跨省的除外)不得以独立院校的身份参加国赛。跨省的二级学院可通过二级学院所在省级赛组委会向国赛组委会申请,经国赛组委会审核同意后可在二级学院所在省级赛独立参赛。不跨省的所有二级学校,一律按一所院校参赛。

8.各个省级赛区组委会可将不超过上推限额的、按作品小类排名在省级赛前30%的优秀作品,上推入围国赛。各个省级组委会的上推限额,与该省级赛区本届入围国赛参赛院校的数量、上一届的国赛参赛(如获奖情况、违规情况)等情况有关。

9.在通过省级赛获得入围国赛资格后,还应通过国赛竞赛平台完成信息填报和核查工作,截止日期均为2024年5月30日,逾期视为自动放弃参赛资格;在获得国赛参赛资格后,其作者与指导教师的姓名和排序,不得变更。

10.参赛学生、指导教师和领队,应尊重大赛组委会、尊重专家和评委,尊重承办单位和其他选手;遵守大赛纪律,竞赛期间不私下接触专家、评委、仲裁员、其他参赛单位和选手,不说情、不请托,不公开发表或传播对大赛产生不利影响的言论,违规者取消参赛资格;同时,对于涉嫌泄密、违规参赛等事宜,应积极接受、协助、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并履行举证义务。

11.投诉和举报时,应有理有据并实名向相应的校级、省级或国家级组委会提交资料(即针对校级赛的投诉应提交给校赛组委会,以此类推)。对于缺乏证据、借投诉名义公开发表或传播对大赛不利的言论者,或向同一级组委会重复投递已被否定的投诉信息的投诉者,将被取消本届的参赛资格及其参赛作品所获奖项(如有),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    网站建设: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 技术支持:北京语言大学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