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决赛区(微课与教学辅助/数媒静态设计)
决赛时间:2023年7月27日-7月31日
决赛地点:辽宁省沈阳市
决赛承办单位:东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查阅沈阳决赛区的相关信息,可登录沈阳决赛区网址:http://jsjsjdssy.neu.edu.cn
附录:作品类别与说明
1.微课与教学辅助(2023年1月8日更新)
包括以下小类:
(1)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类课程微课(或教学辅助课件)。
(2)中、小学数学或自然科学课程微课(或教学辅助课件)。
(3)汉语言文学(限于唐诗宋词)微课(或教学辅助课件)。
(4)虚拟实验平台。
说明:
(1)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其内容以教学短视频为核心,并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
(2)教学辅助课件是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的课程软件。
(3)微课与教学辅助课件类作品,应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能多层次多角度开展教学,实现因材施教,更好地服务受众。本类作品选题限定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汉语言文学(唐诗宋词)和中小学自然科学相关教学内容三个方面。 作品应遵循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符合认知规律等原则,作品内容应立足于教材的相关知识点展开,其立场、观点需与教材保持一致。
(4)虚拟实验平台是指借助多媒体、仿真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在计算机上营造可辅助、部分替代或全部替代传统教学和实验各操作环节的相关软硬件操作环境。
(5)本大类每个参赛队可由同一所院校的1~3名本科生组成,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6)每位作者在本大类只能提交1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7)每位指导教师,在国赛中本大类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2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8)每校参加省级赛的每小类作品数量,由各省级赛组委会自行规定;每校每小类入围国赛的作品不多于2件;每校本大类入围国赛的作品不多于3件。
(9)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含作品演示)时长应不超过10分钟。
2.数媒静态设计(2023年1月8日更新)
组别说明:
数媒各大类参赛作品参赛时,按普通组与专业组分别进行。界定数媒类作品专业组的专业清单(参考教育部2020年发布新专业目录),具体包括:
(1)教育学类:040105 艺术教育。
(2)新闻传播学类:050302 广播电视学、050303广告学、050306T网络与新媒体、050307T数字出版。
(3)机械类:080205工业设计。
(4)计算机类:080906 数字媒体技术、080912T 新媒体技术、080913T电影制作、080916T虚拟现实技术。
(5)建筑类:082801 建筑学、082802 城乡规划、082803 风景园林、082805T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082806T城市设计。
(6)林学类:090502 园林。
(7)戏剧与影视学类: 130303 电影学、130305 广播电视编导、130307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130310 动画、130311T 影视摄影与制作、130312T 影视技术。
(8)美术学类:130401 美术学、 130402 绘画、130403雕塑、130404摄影、130405T 书法学、130406T 中国画、130408TK 跨媒体艺术、130410T 漫画。
(9)设计学类: 130501 艺术设计学、130502视觉传达设计、130503环境设计、130504 产品设计、130505 服装与服饰设计、130506 公共艺术、130507 工艺美术、130508 数字媒体艺术、130509T 艺术与科技、130511T 新媒体艺术、130512T 包装设计。
备注:现有专业中如果涉及上述专业方向,视同按照专业类参赛。例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方向)视同专业组参赛。
主题说明:
主题:中医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之三
内容:仅限于弘扬我国历史上(1911年以前)中医药的部分成就:(1)中医药的代表人物(2)中医药的代表著作。
(1)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在中华民族漫长历史长河中,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本作品主题是根据国家中医药法的精神,在于弘扬我国历史上的中医药(1911年前),增强民族自信,有助于当今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所指的中医药涉及的内容只限于有可靠的历史文献记载的科学部分,表达内容应源于正式出版书籍中的历史事件,在作品文档中应明确引用出处;不包括传说的、缺乏科学考究的,或经证明是错误的,或文艺作品中的虚构事件。
(2)出现在作品中的中医药代表人物仅是部分的。为了方便作品的聚焦,仅限于扁鹊、华佗、张仲景、董奉、皇甫谧、孙思邈、王惟一、钱乙、李东垣、万密斋、李时珍、杨继洲,只涉及他们对中医药的积极贡献,不涉及其文学作品等其他内容。
涉及到的中医药的代表著作,也仅是部分的。这里仅限于《难经》《伤寒杂病论》《针灸甲乙经》《脾胃论》《食疗本草》《千金要方》《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肘后备急方》《小儿药证直诀》《温疫论》《本草纲目》《温热论》,只涉及其中的正确论述。
(3)作品的表述,中医不涉及具体处方,中药不涉及具体药性,针灸不涉及具体针法。
(4)作品内容严格限定在1911年以前,否则视作违规,取消参赛资格。
(5)作品必须根据主题要求展开,主题的依据以前述说明(2)为准,否则视为离题(跑题)作品,一律不计成绩。
类别说明:
包括以下小类:
(1)平面设计普通组。
(2)环境设计普通组。
(3)产品设计普通组。
(4)平面设计专业组。
(5)环境设计专业组。
(6)产品设计专业组。
说明:
(1)本大类的参赛作品应以“中医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之三”为主题进行创作,主题的内容限定与说明,参见“一、大赛说明”中第2点所述。
(2)平面设计,内容包括服饰、手工艺、手工艺品、海报招贴设计、书籍装帧、包装设计等利用平面视觉传达设计的展示作品。
(3)环境设计,内容包括空间形象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展示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公共设施小品(景观雕塑、街道设施等)设计等环境艺术设计相关作品。
(4)产品设计,内容包括传统工业和现代科技产品设计,即有关生活、生产、运输、交通、办公、家电、医疗、体育、服饰等工具或生产设备等领域产品设计作品。该小类作品必须提供表达清晰的设计方案,包括产品名称、效果图、细节图、必要的结构图、基本外观尺寸图、产品创新点描述、制作工艺、材质等,如有实物模型更佳。要求体现创新性、可行性、美观性、环保性、完整性、经济性、功能性、人体工学及系统整合。
(5)本大类作品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报名与评比。普通组与专业组的划分,参见“一、大赛说明”中第5点所述。
(6)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有任何一名作者的专业属于专业组专业清单,则该作品属于专业组作品。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选拔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7)本大类每个参赛队可由同一所院校的1~3名本科生组成,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8)每位作者在本大类只能提交1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9)每位指导教师,在国赛中本大类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2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10)每校参加省级赛的每小类作品数量,由各省级赛组委会自行规定;若某校只有专业组或普通组作品入围国赛,则该校每小类入围国赛的作品不多于2件、该校本大类入围国赛的作品不多于3件;若某校既有专业组又有普通组作品入围国赛,则该校本大类专业组入围国赛的作品不多于2件、普通组入围国赛的作品不多于1件。
(11)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含作品演示)时长应不超过10分钟。